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金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不看佛面看金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
jīn shí sī zhú金石丝竹 |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jīn yù mǎn táng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烈火见真金 | 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 |
tiě mǎ jīn gē铁马金戈 |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
bèi zǐ yāo jīn背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 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
jīn guāng shǎn shǎn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
jīn chán tuō qiào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shuǐ màn jīn shān水漫金山 |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
ní jīn wàn diǎn泥金万点 | 菊花名。 | |
yù zhèn jīn shēng玉振金声 | 喻文章道德之盛。 | 《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
diǎn tiě chéng jīn点铁成金 |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药将铁(石)点化成金子;现多比喻修改文章、绘画或摘引词句略加改动即成佳作妙语。也比喻教师善于开导学生。 | 宋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jīn gāng nù mù金刚怒目 |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jīn lán zhī jiāo金兰之交 |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 《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
mō jīn xiào wèi摸金校尉 | 校尉:古代军官职称。指掠夺财物的军官。 |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
tuō ké jīn chán脱壳金蝉 | 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
jīn shí jiāo金石交 |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交:交情。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 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 |
jīn bì huī huáng金碧辉煌 |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
gǒu xù jīn diāo狗续金貂 | 比喻滥封的官吏。 |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
jīn gǔ jiǔ shù金谷酒数 |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 晋 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
jīn fēng yù lù金风玉露 | 泛指秋天的景物。 | 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qiān jīn zhī dī,kuì yú yǐ lòu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 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千金之堤,溃于蚁漏,有罅故也。”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qiān jīn mǎi xiào千金买笑 |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
yāo jīn yī zǐ腰金衣紫 | 腰中挂着金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二:“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
jīn jìn qiú bì金尽裘弊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jīn chì bāi hǎi金翅擘海 | 金翅:佛经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喻文辞笔力雄壮。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男儿两膝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西游补》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
jīn shí wèi kāi金石为开 |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ē jīn niào yín屙金溺银 | 比喻生存有术。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 |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jīn gǔ lián tiān金鼓连天 |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 |
jīn shí zhì jiāo金石至交 | 见“金石之交”。 | 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 |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bì zhǒu qiān jīn弊帚千金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gōng lín jīn hǔ宫邻金虎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 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gù ruò jīn tāng固若金汤 |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zǐ nǚ jīn bó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 《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 汉·班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jīn bù huàn金不换 |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 京剧《粉妆楼》第六本:“常言道:败子回头金不换。” |
zǐ shòu jīn zhāng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jīn gē tiě qí金戈铁骑 | 见“金戈铁马”。 |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
jīn guī huàn jiǔ金龟换酒 |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唐 李白《李太白集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
fú guāng yuè jīn浮光跃金 | 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 | |
yū pèi jīn zǐ纡佩金紫 | 身佩印绶。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绶色。 |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纡佩金紫,光国垂勋。” |
rì jìn dǒu jīn日进斗金 |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形容发大财。 | 《胡雪岩》:“这个职位,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 |
tuō jīn wěi zǐ拖金委紫 |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
huáng jīn zhù xiàng黄金铸象 |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 《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
huī jīn rú tǔ挥金如土 | 挥:散、出。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
huáng jīn shí jiān黄金时间 | 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 | 《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
jīn zǐ yín qīng金紫银青 | 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 |
xīn guì mǐ jīn薪桂米金 | 薪:柴草;桂:木名。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粮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极度贫苦。 | 宋·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
yíng jīn yī jīng赢金一经 | 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
shuǐ mǎn jīn shān水满金山 | 见“水漫金山”。 |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
jiāo jīn liú shí焦金流石 | 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 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
lì dì jīn gāng立地金刚 |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
jīn bì guā mù金篦刮目 | 比喻翻然醒悟。 | 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然今及铁舰之未来功也,吾速以金篦刮目,槐柳取火,尤不容缓也。” |
jiā shū dǐ wàn jīn家书抵万金 | 比喻家信的珍贵。 | 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jiáo tiě jǔ jīn嚼铁咀金 | 说话斩截。 | |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寸金难买寸光阴 | 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 |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
huái jīn tuō zǐ怀金拖紫 | 见“怀金垂紫”。 |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浪子回头金不换 |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qiān jīn yī zhì千金一掷 | 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 唐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
qiān jīn mǎi gǔ千金买骨 | 花千金高价去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爱惜人才。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怜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买骨。” |
jīn yìn zǐ shòu金印紫绶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 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
diǎn shí chéng jīn点石成金 |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
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shí èr jīn chāi十二金钗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jīn gāng nǔ mù金刚努目 |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
shí èr jīn pái十二金牌 | 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 《宋史 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
jué jīn bù jiàn rén攫金不见人 | 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 | 《列子 说符》:“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yī xiào qiān jīn一笑千金 |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
jīn wū cáng jiāo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uī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亏:毁坏。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míng jīn shōu jūn鸣金收军 |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
yī nuò qiān jīn一诺千金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qiān jīn zhī dī,kuì yú yǐ rǎng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 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哉?”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管 | 见“玉箫金管”。 | 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
tiě guō jīn chéng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héng jīn tuō yù横金拖玉 | 谓官服盛装。 |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
jià hǎi jīn liáng架海金梁 | 梁:桥梁。架在海上的金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
jīn dān huàn gǔ金丹换骨 |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
shí èr dào jīn pái十二道金牌 | 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比喻紧急的命令。 |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
diǎn jīn chéng tiě点金成铁 |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