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rén xīn rú jìng人心如镜 |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 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
| xīn rú zhǐ shuǐ心同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
| yě xīn bó bó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 qū qū cǐ xīn区区此心 | 区区:微小,微薄。常作用谦词。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亦作“区区之心”。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况区区此心,不为诸公所谅乎?” |
| cóng xīn suǒ yù从心所欲 |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tóng xīn hé yì同心合意 | 同“同心一意”。 |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 kǔ xīn gū yì苦心孤诣 | 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 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
| shuǎng xīn yuè mù爽心悦目 |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
| shí xīn mù cháng石心木肠 |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
| yòng jìn xīn jī用尽心机 | 心机:心里;计谋。什么心思都用上了。 | 元 无名氏《隔江斗》第二折:“周公瑾用尽心机,诸葛亮未动先知。” |
| quán wú xīn gān全无心肝 | 比喻不知羞耻。 |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
| xīn shén bù níng心神不宁 |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
| rén xīn wéi wēi人心惟危 |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 shé xiē xīn cháng蛇蝎心肠 |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
| sù xīn wǎng zhì夙心往志 | 夙:旧。平素的心愿,已往的志向。 | 《魏书·列女传》:“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 |
| ròu chàn xīn jīng肉颤心惊 |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 《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
| shuài tǔ zhái xīn率土宅心 |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 | 《晋书 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
| zhōng xīn rú zuì中心如醉 | 中心:内心。内心像喝醉了酒一样。形容忧思哀伤,不能自持 | 《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
| xiǎo xīn jǐn shèn小心谨慎 |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
| kāi xīn jiàn cháng开心见肠 | 见“开心见诚”。 |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
| xīn luàn rú má心乱如麻 |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
| qí xīn xié lì齐心协力 |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 shì yù xūn xīn势欲熏心 | 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 |
| xīn gāo qì yìng心高气硬 | 气:气势;硬:坚。心气高傲,自视不凡。 | 明·王錂《春芜记·反目》:“你平日里心高气硬,笑伊家今日无计谋生!” |
| kōng fù gāo xīn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鲁迅《坟 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
| qiè chǐ fǔ xīn切齿腐心 |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 kuài xīn suì yì快心遂意 | 犹言称心如意。 | 《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炉户》:“恨不得从半空中将之推一把头发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 |
| chì zǐ zhī xīn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 rén miàn guǐ xīn人面鬼心 | 指表面很好,内心很坏。 | |
|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xuán wèi què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 《庄子 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
| cì xīn liè gān刺心裂肝 | 谓悲痛至极。 | 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 xīn yǎng nán sāo心痒难搔 | 心里特别痒,难以抚平。指愿望十分强烈。 | 曾朴《孽海花》第21回:“谁知庄稚燕在路上说得这也是门,那也是户,好像可以马到成功,弄得阳伯心痒难搔。” |
| xīn zhèng bǐ zhèng心正笔正 |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 《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 zhuān xīn zhì zhì专心致志 |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 ān ān xīn xīn安安心心 | 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74回:“数年之后,心气全平,冤愤若释,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来。” |
| xīn lì shuāi jié心力衰竭 |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
| bái fèi xīn jī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 jié lì qián xīn竭力虔心 | 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 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
| é cù xīn tòng额蹙心痛 | 极度忧愁伤心貌。 |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 tiě xīn mù cháng铁心木肠 | 见“铁心石肠”。 |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
| guǐ mí xīn qiào鬼迷心窍 | 窍:孔穴。古人认为心有好几窍;窍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窍。比喻受错误认识支配而糊涂。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
| xīn zuì hún mí心醉魂迷 |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
| dǎn zhàn xīn huāng胆战心慌 | 同“胆战心惊”。 | 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
| yī cùn chì xīn一寸赤心 | 同“一寸丹心”。 | 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
| yī tǐ tóng xīn一体同心 |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 《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xīn hěn shǒu là心狠手辣 |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
| xīn zhí zuǐ kuài心直嘴快 | 见“心直口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 mén xīn zì wèn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 mù pàn xīn sī目盼心思 | 盼:看。眼睛顾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
| xiǎo xīn yì yì小心翼翼 |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 jiāng xīn bǐ xīn将心比心 |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
| xīn dòng shén chí心动神驰 | 心神向往。形容思慕情深,难以自持 |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自从窥见韩生之后,心动神驰,眠思梦想。” |
| xīn kǒu bù yī心口不一 |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
| láo xīn kǔ sī劳心苦思 |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 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
| xiān dé wǒ xīn先得我心 |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
| cuī xīn pōu gān摧心剖肝 |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 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
| lí xīn lí dé离心离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 《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 quǎn mǎ zhī xīn犬马之心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
|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
| rén xīn xiàng bèi人心向背 | 人心:众人的感情、愿望。向:归向;拥护。人们的思想有的归向;有的背离。指人们是拥护还是反对。 |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师老财殚,币轻物贵,常产既竭,本根易摇,此人心向背之几也。” |
| hǔ láng zhī xīn虎狼之心 | 比喻凶残的野心。 |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
| xīn bù yóu yì心不由意 | 谓不出于本意。 | 《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
| chù mù tòng xīn触目恸心 | 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 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 xīn xì yú fā心细于发 | 见“心细如发”。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
| wā kōng xīn sī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 péng xīn hé lì朋心合力 | 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 |
| mào hé xīn lí貌合心离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
| xīn zhī bǐ gēng心织笔耕 | 比喻靠卖文生活。 |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九卷:“《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
| dǎn zhàn xīn yáo胆战心摇 | 同“胆战心惊”。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
| shí huò wǒ xīn实获我心 |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萧后见说:‘娘娘此言,实获我心。’” |
| qīng ěr yuè xīn清耳悦心 | 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
| xīn kǒu xiāng yīng心口相应 |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
| bái shǒu zhī xīn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xīn shàng xīn xià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巴金《家》二三:“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叫袁成送去。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一连兵就开进来了。” |
| 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 |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 yī jiàn qīng xīn一见倾心 |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
| chèn xīn rú yì称心如意 |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 biàn xīn yì lǜ变心易虑 |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 《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
| shǐ lì tóng xīn矢力同心 | 齐心合力。 |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合的清方档案》:“方今人心趋共和,决无第二问题,不独东南十数省矢力同心,即西北各省闻亦均表同意。” |
| kōu xīn wā xuè抠心挖血 | 犹言抠心挖肚。 | 陈天华《轰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关以来,抠心挖血,费了无数经营布置,方将汉人压服。” |
| gān xīn qū cóng甘心屈从 | 甘心:情愿。情愿屈意顺从。 | |
| xīn zhí kǒu kuài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 dòng xīn chù mù动心怵目 |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 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
| rén xīn guī xiàng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 yòng xīn jié lì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
| kōng xīn tāng yuán空心汤圆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 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
| pōu xīn xī dǎn剖心析胆 |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
| xīn fù zhī jiāo心腹之交 |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
| xīn jiāo rú fén心焦如焚 |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 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 |
| lì bù cóng xīn力不从心 |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
| mù xuàn xīn huā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
| kuài xīn mǎn yì快心满意 | 见“快心遂意”。 |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
|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好心做了驴肝肺 |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凭说我去罢。” |
| suí xīn suǒ yù随心所欲 |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
| rén xīn pǒ cè人心叵测 |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 《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
| xīn xīn xiāng yìn心心相印 |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
| xīn xiǎo zhì dà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 shǎng xīn yuè mù赏心悦目 |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
| xīn huī yì lěng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