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é yī wàng shí得一望十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贪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yī fēi chōng tiān一飞冲天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yī hū zài nuò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tǒng yī zhàn xiàn统一战线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yī tuán qī hēi一团漆黑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一点好的地方。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yī shí wú liǎng一时无两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3回:“况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时无两,更兼与肃宗患难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无怪肃宗格外钟情。”
yī yǔ zhōng rén一语中人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一时,不知一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yòu ruò yī gè又弱一个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yī qiān sì yì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yī luò qiān zhàng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yī xiè qiān lǐ一泻千里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yī wù zài wù一误再误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bèi chéng jiè yī背城借一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yī jué bù zhèn一蹶不振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yī kōng yī bàng一空依傍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十二章:“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tiān shēng yī duì天生一对指生来就注定为一对。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对也,便是嫣素也觉风光。”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yī zhēn jiàn xiě一针见血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yī wú suǒ cháng一无所长没有一点专长。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
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这个女孩儿,也是有缘,我认了做义女,她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
yī lǎn wú yí一览无遗览:看。遗:遗漏。一眼望去,一切事情都看到了,无一遗漏。亦作“一览无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tōng tóng yī qì通同一气串通在一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的。”
yī chǎng kōng一场空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shuō yī bù èr说一不二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yī chǎng chūn mèng一场春梦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dà chī yī jīng大吃一惊形容非常吃惊。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yǐ yī dāng shí以一当十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yī dài zōng chén一代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yī dài wén zōng一代文宗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
dǒu nán yī rén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zhòng duō fēi yī众多非一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yī hòng ér sàn一哄而散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dī rén yī děng低人一等比别人低一个等级。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在这个家庭中,他从小就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yī shǒu bāo bàn一手包办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yī piàn wāng yáng一片汪洋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yī zhǎng zhē tiān一掌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
quē yī bù kě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lüè xùn yī chóu略逊一筹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六章:“但是书写有些潦草,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略逊一筹。”
yī shí bàn kè一时半刻指很短的时间。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wú yī bù zhī无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yī wú kě qǔ一无可取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yī tiáo lóng一条龙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张平《抉择》:“据说现在时兴的已经是一条龙服务:跳舞、吃饭、桑拿、唱歌、打牌,从下午开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yī qióng èr bái一穷二白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yī biān xiān zhuó一鞭先著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 刘琨传》。
yī shí yī kè一时一刻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yī xiè wāng yáng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梁启超《谭嗣同传》:“一泻汪洋。”
yī wàng wú yín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yī zhī bàn jié一支半节谓一小部分。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yī cùn chì xīn一寸赤心同“一寸丹心”。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yī tǐ tóng xīn一体同心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yī huā dú fàng一花独放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shǐ zhōng yī guàn始终一贯自始至终都一样。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yán xíng ruò yī言行若一见“言行抱一”。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jiǔ niú yī háo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fǎn gē yī jī反戈一击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五代 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xīn kǒu bù yī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shí sǐ yī shēng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险。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一天比一天厉害。《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yī sī bù gǒu一丝不苟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bǎi mì yī shū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fá yī quàn bǎi罚一劝百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yī zhēn yī xiàn一针一线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yī chuáng liǎng hǎo一床两好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宋·曾慥《高摘漫录》:“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通:通晓;懂得。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yī bìng bù qǐ一病不起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yī yú sān fǎn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chuàn tōng yī qì串通一气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yī tái èr miào一台二妙台: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hé èr wéi yī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yī xī yǎn yǎn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yī sǎo ér guāng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个精光。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bù zhí yī qián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qiān chuí dǎ luó,yī chuí dìng yīn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yī xī wàn biàn一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yī chí yī zhāng一弛一张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汉 王充《论衡 儒增》:“故张而不弛,文王不为。弛而不张,文王不行。一弛一张,文王以为当。”
shāo shèng yī chóu稍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pǐ mǎ yī huī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yī luàn tú dì一乱涂地形容乱到不可收拾。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yī yán wéi dìng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zài cǐ yī jǔ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bù diào yī zhì步调一致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tiān xià dì yī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yī jiàn qīng xīn一见倾心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yī guō duān一锅端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灭。李晓明《平原枪声》:“不要说一个毛孩子,就是三两排人我也可以给他一锅端了!”
bǎi huì yī cí百喙一词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yī shǒu tuō tiān一手托天比喻无法办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