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昌龄的诗 > 代扶风主人答

代扶风主人答

[唐代]:王昌龄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代扶风主人答”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到处弥漫着肃杀凄凉之气,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一会儿悲风四起,落日的余晖似乎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浮动的尘埃,这使得行走在路上的游子心情更加抑郁不乐。

于是跟往常一样,晚上依然留宿在扶风这个地方,买酒独自消遣。

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心中的愁绪却更加难以排解,竟忍不住发出了“长铗归来乎”的感叹。

扶风主人走过来和我一起举杯共饮,闲聊之中流露出颇多感慨。

他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悲慨之中竟然唱起了那令人闻而生悲的《行路难》。

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

边境战事频繁,一年之中兵甲常备,有时作战紧张,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在最后那次恶战之中,我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军中统帅被迫投降,朝廷派去求和的使节投河自尽。

当时一起出征的几十万人马,现在只有我自己一人活着回到了长安。

你要是不相信沙场征战的艰苦,请你看看我这满身的伤痕。

回到长安后,乡里亲朋都已四处分散,而祖上的坟墓也早已破败不堪。

面对此情此景,禁不住拉着松枝,仰天恸哭,悲痛之情撕心裂肺,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如此凄惨的情景竟然时禽兽都不忍离去,路过此地的人哪还能忍心目睹这凄惨的一幕。

幸好赶上现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安宁,四海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

自己虽然还想为国出力,但无奈已年老体衰,希望能好好休养。

你现在正赶上这样一个好的时运,为什么还这样闷闷不乐呢?

当今皇上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正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的好时机。

现在边境的情况也都是这样,将士用命,众志成城,这些都是好兆头啊!时运变迁,世事通塞需要精心地体察,你自己好好把握吧。

注释

扶风:唐代郡名,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附近。主人:是指客舍主人。

杀气:指秋天的肃杀萧条之气。日彩:指太阳的光辉。日:一本作“月”。

四远:周围。

弥:一本作“迷”。

长铗:用冯谖客孟尝君典故,见《战国策·齐策四》。

就:靠近。

叹:一本作“然”。

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为叙述离别悲伤,世路艰难之意。

地:一本作“城”。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和罗布泊一带。

桑乾:水名,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休明:指政治清明。

寰宇:即海内,天下。

少年:指诗人。

封禅:指古代帝王到泰山筑坛祭祀天地。

刷羽翰:指贤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

三边:泛指边境地区。

“代扶风主人答”鉴赏

赏析

“主人就我饮”四句为过渡句,引出了扶风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

从“十五役边地”到“路旁谁忍看”是扶风主人自述其军旅生涯。这里明显化用了古诗《十五从军征》的句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战地归来,家园零落,满目凄凉,虽然满心酸楚,但想到“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心里还是有几分庆幸。这在行文上为下文抒写珍惜太平盛世的生活感慨作了过渡,转承显得十分自然。

“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风主人抒发欣逢盛世及年老体衰的感慨。

收尾六句是扶风主人对诗人的劝慰勉励之词,语重心长,感情真挚。

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其间颇多转折,如九九回廊,迂回曲致。老人之言语带沧桑,但终不流于伤感,感人至深。此诗从风格上看,虽有几分沉郁,但仍是盛唐气象的回响,内容和形式结合巧妙,谋篇布局颇见匠心,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王昌龄简介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 王昌龄的诗(12篇)

猜你喜欢

代扶风主人答

唐代王昌龄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黄陵庙

唐代李远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夜半

唐代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

魏晋陶渊明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禅堂

唐代柳宗元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点绛唇·暗里追凉

清代王国维

暗里追凉,扁舟径掠垂杨过。湿萤火大。一一风前堕。

坐觉西南,紫电排云破。严城锁。高歌无和。万舫沉沉卧。


阆水歌

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界围岩水帘

唐代柳宗元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唐代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度荆门望楚

唐代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