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hóng tóu wén jiàn红头文件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duàn tóu jiāng jūn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fěn miàn yóu tóu粉面油头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tóu chū tóu mò头出头没比喻追随世俗。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投子同禅师法嗣 濠州思明禅师》:“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
tóu hūn mù xuàn头昏目眩见“头昏目晕”。乌兰巴干《草原上的驯马姑娘》:“我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点头昏目眩。”
fó tóu zhuó fèn佛头着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pī tóu gài liǎn劈头盖脸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qiā tóu qù wěi掐头去尾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tóu tòng zhì tóu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tóu tóng chǐ huò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pǐn tóu lùn zú品头论足见“品头题足”。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dài tóu shí liǎn戴头识脸比喻有面子有身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áng tóu tǐng xiōng昂头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语出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tóu hūn yǎn huā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huī tóu tǔ miàn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quán tóu chǎn pǐn拳头产品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吴茂盛《驻京办》第十章:“茶籽油爽滑清香、味醇浓厚,营养丰富,乃油中极品,是我们香州著名的拳头产品。”
tóu pò xuè lín头破血淋见“头破血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pò wū gēng zāo lián yè yǔ,lòu chuán yòu zāo dǎ tóu fēng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头重脚轻根底浅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尖担担柴两头脱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jiù tóu shēn mù臼头深目形容相貌丑陋。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cóng tóu chè wěi从头彻尾自始至终。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zhú tóu mù xiè竹头木屑比喻可利用的废物。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chén tóu dà qǐ尘头大起指尘沙尘土高高扬起。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
jiē tóu xiàng wěi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wú tóu gào shì无头告示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贴出好些无头告示,声言要同‘赛少林’厮拼。”
sān tiān liǎng tóu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shén tóu guǐ miàn神头鬼面比喻怪模怪样。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殊不知少间自都无主张,只见许多神头鬼面,一场没理会,此乃是大不实也。”
gān tóu zhí shàng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zhǎn tóu qù wěi斩头去尾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lóng tóu shé wěi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gāo tóu jiǎng zhāng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chè tóu chè wěi彻头彻尾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kǒu tóu chán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宋 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kē tóu rú dǎo suàn磕头如捣蒜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形容求饶的狼狈相。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
shén tóu guǐ liǎn神头鬼脸①形容不愉快的脸色。②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扫下雪来,冷脸似冬凌块,夕斗毛齐眼睛向下排,则是个敲人脑的活妖怪,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
zhàng tóu mù ǒu杖头木偶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xiù huā zhěn tóu绣花枕头外面绣着花;里面装稻草的枕头。比喻外表好看;但无真才实学。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hū tóu niǎo出头鸟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先烂’等等‘经典哲学’从我们的生活词典中剔除了呢?”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shí bù jiǔ huí tóu十步九回头走十步,回头看九次。形容恋恋不舍。比喻犹豫不定。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他那里,漫凝眸,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
cáng tóu lù wěi藏头露尾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zhuàng tóu kē nǎo撞头磕脑比喻碰壁,行不通。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9卷:“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
zhuàng tóu xiàn nǎo撞头搕脑犹言到处碰壁。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搕脑。”
dī tóu dā nǎo低头搭脑见“低头耷脑”。梁斌《红旗谱》一:“老祥子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头搭脑坐在台阶上。”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船到桥头自会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shé tóu shǔ yǎn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niú bù yǐn shuǐ qiáng àn tóu牛不饮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牛不饮水强按头尚且不行,何况是婚姻大事。”
hóng yùn dāng tóu鸿运当头鸿运: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雪公,你鸿运当头,做事千万要漂亮。”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浪子回头金不换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yíng tóu gǎn shàng迎头赶上赶上最前头的。瞿秋白《迎头经》:“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diǎn tóu chēng shì点头称是道:说;是:对。表示赞同。曾朴《孽海花》第25回:“高中堂点头称是。”
yìng tóu tòng jī迎头痛击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diǎn tóu hā yāo点头哈腰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luàn tóu cū fú乱头粗服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没日头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
yī shé liǎng tóu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qiáng tóu cǎo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一个人为国家要宁折不弯,别做墙头草。”
wán shí diǎn tóu顽石点头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晋 《莲社高贤传 道生法师》:“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zhǎn lù tóu jiǎo崭露头角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dāng tóu bàng hè当头棒喝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féi tóu dà miàn肥头大面见“肥头大耳”。《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hǔ tóu hǔ nǎo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niú tóu mǎ miàn牛头马面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shí zì jiē tóu十字街头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元 无名氏《村乐堂》:“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这公事不虚诳。”
zǒu tóu méi lù走头没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大败亏输。”
nián tóu yuè wěi年头月尾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kē tóu shāo xiāng磕头烧香比喻求人说好话。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áo tóu dú zhàn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cán tóu yàn wěi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dī tóu dā nǎo低头耷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袁静《伏虎记》第七回:“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谁进来干什么,都低头耷脑,蹑手蹑脚。”
zhì tóu hú yè雉头狐腋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wàn tóu cuán dòng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时候虽早,那看榜的人,却也万头攒动。”
dú zhàn áo tóu独占鳌头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hǔ tóu shé wěi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hàn qīng tóu bái汗青头白谓书成人老。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sǐ duì tóu死对头指难以和解的仇敌。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现在他们怕我们防得厉害,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做成个死对头。”
wú tóu chǔ wěi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guǐ tóu guǐ nǎo鬼头鬼脑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wú tóu wú wěi无头无尾没有线索;没有来由。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官司无头无尾,那贼人难捉难拿。”
zǒu tóu wú lù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láng chī fú tóu狼吃幞头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shì nǚ bān tóu仕女班头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
chū tóu lù miàn出头露面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tóu miàn rén wù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gǎi tóu huàn miàn改头换面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bào tóu shǔ cuàn抱头鼠窜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jiāo tóu làn é焦头烂额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guà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làn é jiāo tóu烂额焦头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宋 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dào tóu zhī wěi道头知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chū tóu zhī rì出头之日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rén tóu chù míng人头畜鸣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记》:“(胡亥)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